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
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友金
来源: | 作者:pmo97853a | 发布时间: 2018-09-03 | 208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“我这人,有点像酒,够辣,骨子里有种明知山有虎、偏向虎山行的叛逆;也带点诗人的情怀,就像回味酒后的绵长浓香。”12月6日,记者在五粮液集团初见刘友金,或许是长年与酒为伴,或许是拥有诗人情怀,这位五粮液代表性传承人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酿酒大师,谈起自己与酒的关系,言谈间透露出的豪爽、风雅,无一不彰显出酒的气质、酒的风华。 
  当刘友金以这句 “有儿不进武糟坊,熬更守夜命不长;有女不嫁烤酒匠,半夜三更守空房。”民间俗语自嘲时,32年在酒厂的辛勤奋斗、挥洒无数汗水、独自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,在谈笑间灰飞烟灭。 1981年10月,在外漂泊打工的农家汉子刘友金放弃当时正红火的建筑施工队,走进五粮液当起了一名酿酒工人。初中毕业的他曾经作过搬运工、拉过板车、学过兽医,进厂前,他还自修汉语言文学专业,而后又参加了经济管理和管理学研究生课程班(两年制)的培训学习。虽然人生阅历丰富,但也无法无师自通酿酒这门高深的工艺技术。
  “我一直认为,一个人,无论从事什么工作,都要做到进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、精一行,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发展中有立足之地。”于是,抱着这样的信念,刘友金开始苦学酿酒技术,“为了学酿酒,我连每天两包烟都狠心戒了。” 
  不仅如此,下班回到家,刘友金还要拿出酿酒专业的书,仔细研读。正是靠着这份执着和坚持、勤奋和毅力,如今,无论是在中国浓香型白酒评委考试的教材里,还是在全国酿酒行业白酒品酒师职业技能鉴定统一培训教程中,都能见到刘友金的名字。在这些教材中,多粮浓香型白酒工艺部分就是由刘友金亲自主笔写成的。
  当前已在全国各浓香型白酒企业中广泛推广应用的“沸点量水(FL)”,是刘友金在酿酒车间当班组长时,大胆提出的新概念。他发现优化酿酒量水的系统参数后,更促进了五粮液酒的浓甜、醇香、醇和、醇正。从此,该项目正式运用于五粮液酿酒生产,并在当年就使五粮液优质品率增长8.4%,新增经济效益1426万元。 
  1988年,厂里决定任命刘友金为五粮液酒厂(88)工艺规程主要起草人。此后,在他与技术组其他同志的努力下,不仅完成起草工作,并通过逐步完善,形成了五粮液标准化生产体系。
  到了1991年,五粮液开始迈向规模效益型发展道路。在这种背景下,公司准备着手收购宜宾其他具有窖池资源优势的酒厂。然而,光有收购,却无法解决丢糟所产生的“三废”这个“放错了位置的资源”,确实让五粮液头痛了一阵。 
  1997年7月,刘友金在酿酒行业首次实现丢弃酒糟资源深度链式开发,不仅彻底解决了五粮液年产50万吨丢糟的处理问题,每年还为公司新增上亿元的销售收入。 
  现在,已荣升为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的刘友金,除了研究下一步即将开发的兼香型酒的酿酒工艺技术外,还在钻研如何将酒文化传承下去。在他出版的《中国酒趣》一书中有一段话:“酒不但是一种特殊的饮品,更是一种文化;文化可以消灭一切,而什么东西都消灭不了文化。” 
  今年5月“中国白酒金三角”品牌走向欧洲,六朵金花之首的五粮液飘香欧洲。在展会上,刘友金感慨“酒文化”精髓:我们中国白酒是民族产品,是一种物质和精神高度结合的消费品,中国白酒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诠释之一,品味中国白酒就是品味中国文化。
  或许,这句话更代表了刘友金对当前中国白酒行业的一种态度:文化传承与生态酿酒,同样重要!

    大国浓香   川酒芬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 喝下去的不光是酒还品味着历史和文化